國際仲裁案:美國對尼加拉瓜,中國真的能學嗎?

20/7/2016《星島日報》
陳溢朗 朱兆麟

在常設仲裁法院就南海主權爭端做出不利於中國的仲裁之後,不少學者、外交政策研究員以至官員都紛紛指出其實對國際仲裁採取“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的態度都已有先例,而主角正是當時及現今的超級大國-美國。對於擁有了世界超級大國的先例,中國學者都認為中國可以以美國為“榜樣”,學習甚至“跟從”當時美國的策略解決國際仲裁問題。但如果真的大致上跟從美國當時的策略,這將會令中國成為國際超級大國之路寸步難行。

在國際仲裁案中,中國向美國該學的都已經學完了。這包括從一開始就拒絕參與仲裁案,這否認了仲裁庭對此案的管轄權,還可以在之後能夠更有理據地不執行不利於自己的裁決。但之後美國透過經濟援助最終與尼加拉瓜達成和解,化解了美國一個外交問題。但,中國真的能仿照嗎?

美國當時要應對的是一個相對小國-尼加拉瓜,雖然有人會說中國這次應付的也是一個相對小國-菲律賓,但很難相信菲律賓等相對小國會忽然挑戰中國,要說背後完全沒有美國的支持實令人難以信服,所以其實中國要面對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聯盟,並非只是一個相對小國。如果中國這次能透過經濟手段(經濟援助或投資等)與菲方達成和解,難保其他有美國支持的相對小國(如越南)又對中國(南海)提出訴訟,又拿到經濟好處,這豈不是當中國是提款機嗎?再即使這些國家都可以通過經濟手段解決,但日本這個潛在訴訟者能以金錢輕易解決嗎?不要忘記日本也是國際大國。日本更有國力與中國談判,索取更昂貴的經濟利益,或根本不要中國的錢,令中國陷入尷尬位置。

所以中國只有兩個選擇;一,完全無視仲裁結果,但這將會大大損害中國在國際上的公信力,尤其是當其他國家也就南海提出訴訟或繼續向中國施加壓力。二,與美國談判,目的是讓美國減少對南海的干預行為,然後再與南海所有相關有影響力的國家進行磋商,令南海問題得以真真正正的解決 。

但其實美國與尼加拉瓜的國際仲裁案中還有更加迫切和重要的教訓需要吸取的,很多人也忽略了,這就是對國際形象與國際公信力的損耗。在仲裁後到1991年,雖然最後美國解決了這個外交風波,但期間大大破壞了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領導力。要成為國際間的大國,經濟與軍事等硬實力是必須的,但軟實力也是是為至要的,這正正包括國際形象與國際公信力。美國當時已經成為超級大國,再加上世界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也在面臨重重難關,所以美國當時還有更大的空間犯錯。但還在發展中的中國,要成為國際間的超級大國,國際形象與公信力並沒有如此大的損耗空間。

所以上策是短期內好好保護或減低中國在國際間的形象與公信力的損害,不要破壞國際已有的規則,即不能完全無視裁決,但也不是執行裁決,而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會遵從國際規則,不會另起爐灶,然後會作出負責任的行動,維護世界秩序與和平。長期中國先要讓美國減少對南海的干預行為,然後再與南海所有相關有影響力的國家進行磋商,令南海問題得以解決,達到“亞洲問題,中國解決”的策略,為中國將來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種下最健康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