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港鐵票價機制」的困局

17/05/2016 《星島日報》
張進樂 朱兆麟

曾幾何時,香港的鐵路系統是「公共資產私有化」的最佳成功例子。一來,港鐵效率極佳,服務令港人滿意:二來,政府沒有全面出售所有股權,仍是港鐵的最大股東,可避免對領匯(現稱領展)完全失去控制權的問題發生。然而,自2007年6月立法會通過「可加可減」機制後,多年來的票價被批評「只加不減」,加上接連的服務故障,使昔日港人引以為傲的公共交通機構的「模範生」,成為今日被各黨各派炮轟的對象。終於,在民意壓力下,港鐵早前答應特區政府的要求,提早一年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二零一六年九月,將舉行回歸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此時此刻談論港鐵票價機制,必然會令各方有意角逐選舉的人士「加入戰團」,除了希望可「成功爭取」小恩小惠的票價優惠以外,亦將嘗試迫令港鐵接受與利潤掛勾的全新票價機制。即在達到一定利潤水平時,需時凍結票價加幅甚至減價回饋市民。以贏取民意支持,在九月選舉中再下一城。然而,港鐵一方誓必再次以小股東利益作為「免死金牌」,繼續堅守新機制不能影響利潤的底線。何況,在港鐵的上市文件中,已表明政府不能干預港鐵的票價。基本上,港府在港鐵票價上並沒有任何的「實權」。顯然,即使正式展開檢討「可加可減」機制的程序,以目前利益極重分歧的情況下,將無法達成具突破性的共識,並陷入各說各話的「僵局」之中。

再者,新的票價機制不論是從成本方面考慮,還是從利潤方面考慮,均無法解決票價「只加不減」的問題。因為,從商業利益出發,港鐵必然會按照新機制找尋利潤最大化的方法,或是增加薪酬開支、或是新增投資項目,以確保利潤繼續逐年上升,股價維持一貫的高水平,普羅市民依舊無法享受額外的票價優惠。

要突破眼前的「困局」,從政者必須以新思維回應市民的期許,否則將被公眾定型為與港鐵「互扯貓尾」,影響管治威信。雖然,坊間提出的解決方案眾多,但大多脫離現實考慮。「回購港鐵」空談多年,只存在數字上的可能;「公帑補貼」則有違市場原則,制造另一個更大的公共財政難題。其實,香港政府大可改變現時「鐵路為主,巴士為副」的公共交通政策思維,讓巴士、小巴等港鐵以外的交通工具可以開設更多與港鐵直接競爭的路線,使民眾的交通選擇增加的同時,為港鐵引入真正的競爭,一改現時港鐵獨大的壟斷地位。透過重新規劃香港交通政策方針,迫令港鐵回應市場的變化,保持票價的競爭力和服務質素。只有表現出「真。適度有為」的管治思維,才能切實地回應民生訴求,並化解政府作為港鐵最大股東對票價卻無能為力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