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發展對貧窮問題的影響

People sit on benches along the Baldeney

 

筆者上星期相約友人到旺角看早場電影,經過內街時卻發現街道有點不一樣,佈滿大包細包的鐵架及貨物,更有許多搬運工人勞勞役役。細心再望一下,街道仍是熟悉的女人街(通菜街),只是兩邊的排檔在早上並未安裝好。正在工作的有本地人,亦有少數族群,老少咸集,他們的效率極高,每組人承包了至少數個排檔的工作。及後看畢電影回頭一看,女人街已經回復人來人往的樣子。事實上除女人街外,香港還有多個地區保留著排檔,它們除了為旅客展現了香港獨特的一面外,亦為本土的經濟的命脈,為基層的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然而,在現時舊區重建的思維中,地區的多元性往往被忽視。早在2001年,湯健所著的《旺角女人街(通菜街) 重建計畫 –未來街道模式》已經指出市區重建往往不以地區固有的個別性及多樣性為大前提。事實上,不僅是舊區的生態,重建更可能會將基層的生計趕盡殺絕。如觀塘創紀之城及旺角朗豪坊等市區更新項目可見,重建後社區多數向所謂「中環價值」傾斜,大型商場及辦工室甚少能容納原區的勞動力,項目所創造的職位反而多為高級零售或白領文職等。儘管二○一二年六月至八月期間百份之3.2的失業率顯示香港處於全民就業狀態,但社會逐漸轉型為知識型經濟的大趨勢下,我們不得不承認基層勞動力勝任的職位數量已經越來越少,而排檔式的舊區經濟生態正正提供了許多這類型的職位。

 

特首梁振英在上台後所推出的施政報告諮詢文件亦指出香港社會雖然整體富裕,但貧窮問題揮仍然局部惡化。在過去十年間,入息最低的百份之30的港人收入不升反跌。當社會上相當一部分人未能受惠於經濟增長的好處,社會的穩定必然受到影響,經濟發展也必然遇到阻力。政府解決貧窮問題不能頭痛醫頭,由舊區活化或重建中著力為基層勞力人口保留維生的職位更為重要。香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市民的收入與財富出現一定的差距無可厚非,但筆者由女人街的經濟生態觀察到,香港社會更需要的是為低下階層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方能讓他們脫離貧窮線下的生活。過去不同政府部門曾經發起地區經濟的短期措施,例如在大埔和黃大仙設墟市,可是受關注的程度及效果卻不明顯。相反各區本來生態所出現的天光墟,小店卻十分常見,亦讓基層勞動力找到各自的生存空間。特區政府新班子與其以有形之手扶植,不如思考如何保障基層現有的生存空間。發展經濟是香港社會各界的共同利益,但社會的確需要可持續與包容度高的市區經濟發展模式,才可以讓不同背景及階層在市區更新中得益,避免貧窮和其他長期積存的社會問題惡化。

 

陳啟祥 蔡柏熙

 

 

 

刊於2012年12月02日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