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與公共理財原則
21/03/2017 《星島日報》
張進樂 朱兆麟
三月十四日,白色情人節晚上的電視辯論把香港特首選舉的氣氛推上高潮,兩位前司長對壘的焦點除了玩味十足的金句(sound bite)之外,必然是落在雙方對於特區政府理財哲學的爭議之上。一直以來,來自「社福系統」的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來自「財金系統」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二人明顯本著南轅北轍的公共理財原則。縱使,在特首選舉的關節眼上,為得到不同界別的選委支持,林鄭月娥不得不向商界明言自己不是「福利主義者」;曾俊華也必須向社福界否認自己是「守財奴」的批評。但「江山易改,品性難移」,二人的政綱已充份反映出他們的理財哲學仍有天壤之別。因此,特首選舉的結果將決定未來五年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運用到底是會變得「進取」還是愈見「保守」。
根據《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相信大家對於上述被視為香港財政運用的「緊箍咒」,即使未能瑯瑯上口,也應該耳熟能詳。然而,面對當下訴求多元的社會環境,特區政府應否繼續使用「量入為出」的理財哲學原則呢?過去,梁振英政府常稱周邊地區政府推動經濟十分有為,因此香港也必須放棄保守的理財哲學,改為引導和配合企業的「適度有為」。不過,由於「適度有為」並非標準的經濟學用語,故此,即使是頂尖的經濟學者亦或未能清楚界定「適度有為」與過往的理財原則之間到底有何分別,也不知應當如何界定怎樣才算是「適度有為」。加上,時任財政政司長的曾俊華在選舉論壇中仍舊不斷要面對被指是「守財奴」的批評,也顯示了縱使現屆政府已較主動地投入資源直接參與經濟、民生活動,但仍然與民間社會對於政府角色和投入程度的期望存有落差。
其實,「量入為出」不只單純指數字上的收入大於支出,更大程度是政府分配公共資源的態度與作風。政府奉行量入為出理財原則本無問題,因為不可能有一個政府會以「入不敷支」作為理財方針。但當財政儲備增加至近一萬億元時,繼續沿用這套理財哲學,又能否令社會資源得到最合適的分配?需知道,政府如何運用公帑往往影響整個社區的經濟發展和資源分配。萬一資源再分配的過程有誤,則容易積累民憤,直接影響政府的管治威信。選舉論壇上,林鄭月娥多次為評擊對手曾俊華過於保守而提出的「0-1-1」節流方案正是其中一例,曾俊華「更有效運用資源」的回應在理財邏輯上當然合情合理,但在公眾的觀點上,部門的資源被削減則代表部門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和範疇相應降低。在政府庫房充裕和社會訴求多元的前題下,這種論述明顯是說不過去的。
「小政府、大市場」的原則曾經助香港成為世界矚目的「亞洲四小龍」,也令香港持續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不過,也是導致現今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民怨日深的根源。因此,「量入為出」不應是金科玉論,而必須考慮社會的實際情況因時制宜,適當地投入公共資源,方能繼續特區政府的有效管治。面對國內外激烈的競爭,過份保守的公共理財方針對於香港來說已經過時,但當然,我們亦不能一下子放棄香港穩定繁榮的基石。所以,如何平衡本地居民的期望與外來投資者的信心將成為下任特首的重大考題。雖然,這個「燙手山芋」也並非特首一人可獨力解決,必須透過充份諮詢社會上持份者的意見方能成事。但,下一屆政府亦必須主動嘗試在「量入為出」的框架下找出最大的空間,充份發揮「經濟推動者」和「資源再分配者」的角色,一方面研究擴闊稅基和穩定收入來源的方法,另一方法主動而且加大力度扶助本地企業發展並同時提供更多元化的社會服務回應訴求、改善民生。這樣,在新任特首的掌舵下,香港經濟方能再次起飛,各階層的民眾才可共享經濟成果,樂業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