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雷曼時代(一)
雷曼兄弟破產事件自2008年中發生至今已經四年多,當年議會內各黨派議員在事發後矢志要為苦主及廣大投資者討回公道,要改革金融產品的監管制度云云,今天仍然放在日程表的也許已經沒有幾人了。但今天香港金融市場已經步出了經濟危機了嗎? 有關當局又已經堵塞了當年迷你債券不當銷售的漏洞嗎?
特區政府四年前飽受輿論打擊,被指責在金融風暴前沒有意識到次按的危險,一直讓迷債等投資工具透過銀行的銷售渠道賣予小市民。危機爆發後港府曾委托證監會對事件提交報告予財政司司長, 至最近立法會雷曼小組委員會經過逾三年半調查,終於發表報告,把導致4萬多名投資者虧蝕、涉及逾200億元投資額的雷曼迷債事件責任,歸於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身上。的而且確,報告能指責任總乃至證監會前行政總裁韋奕禮等人在早知道越來越多結構性產品湧現的同時,卻未有作出補救,亦能批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的表現不達水平。多份不同的報告均以譴責作結,可是單純發佈報告與對當時事發過程進行研究,又真的是對廣大市民利益有助嗎。至今小投資者對不少產品知識依然貧乏,本港監管機構仍未見在檢討規管安排後撥亂反正。
時至今日,雖然香港有幸與國家同步於經濟危機的陰影下保持增長,然而歐債危機對本港經濟前景仍然帶來的不穩定因素,而環球市場在疲弱的市況下承受風險的能力極低,且看小國希臘的信貸危機在成為了環球市場的測風儀便可知一二。香港金融市場偏安亞太地區,在受惠中國加大內需下仍能以旅遊及人民幣概念下令經濟發展穩定向前。觀乎社會輿論,大眾現時普遍聚焦本地的樓價及房屋民生問題,但對於未來環球的市況,普遍投資者的警覺程度卻是嚴重不足。特區政府仍然必須不斷向公眾傳達危機意識,以及繼續落實投資教育,令市民對仍然險要的環球金融形勢有所防範。
雖說迷債不會再在香港金融市場再次出現,但是今天在港流行的「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存在著不同的高風險種類,包括不含實質資產的「合成ETF」大行其道,不少銀行銷售渠道仍然以不盡不實的手法將這些產品推銷予投資者。早前便有報導指出有本港發行商進行上市的「指數成分股」合成ETF在產品結購中根本毫無資產成份,反之產品是由指數的衍生工具所組合而成,在股市的波動時期,資產價值可能會蒸發。請注意筆者並非要攻擊風險較高的產品,選擇風險高低的投資產品是因應投資者對風險承受能力,上述的合成ETF亦非問題核心,而是有記者發現有銀行的前線員工沒有指出合成ETF的真正成份,反而向年老的投資者傳達「買ETF即等於買了指數成份股票」的錯誤訊息。姑莫論銷售人員是有心抑或無意誤導,這均反映了有關當局在雷曼事件的教訓後未能加以保障市場上小投資者的利益。
陳啟祥 朱兆麟
刊於2012年11月18日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