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教科看家長參與的發展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早前掀起一場熱議。隨著特首梁振英宣佈擱置課程指引及三年內不強推該科,支持抑或反對的聲音都慢慢減退。無論如何,筆者仍樂見市民對公共事務的熱切參與及討論,這無疑對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繼續落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起積極及啟示作用。

 

回顧這場爭議,筆者留意到一群以往較少參與政策討論的面孔──家長。過往,學者及教師在教育政策討論裡保持主要位置,而家長的教育平均水平不高,又要為口奔馳,因此對教育議題絕少過問。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家長的教育程度漸漸提高,家長漸漸對政策過程有更多意見,故此在這場爭議中,家長的參與,雖是新鮮卻不難預料。

 

家長參與(Parent participation) 此一概念源於西方社會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浪潮。當時受經濟衰退、青年失業率高企影響,透過考試篩選人才的綜合教育被指是問題根源。有論者認為競爭激烈的考試只是正當化了不公平的競爭關係,更有家長認為學生受矇騙去相信這種制度是公平的。由於家長被普遍認為應擁有更多機會選擇更優質的教育,因此新一波的教育改革強調家長的自由意願及提升教育質素。雖然當時有關考試制度的指控欠缺明確根據,但因而引入的家長參與,的確讓政策制訂者更了解家長及學生的需要。

 

相對於國際社會,香港的「家長參與」仍屬起步階段。在九十年代起,家長的參與權就因為權力下放而大幅改善,例如《校本管理措施》引入了家長進入校政決策過程。換言之,現行政策基本上已提供了多種渠道讓家長表達理性務實的意見。長遠而言,只要加以發展,家長甚至社區可以擔當學校和政府的重要教育伙伴。回想此次國教科爭議,部分家長以激烈方式表達意見,但其實只要大家拋開成見,筆者相信,政府、家長、學校和社區其實並不對立。期望政府在今次的國教科爭議認真總結經驗,在未來的教育或其他相關政策上,建立及善用更多元的意見表達平台,引入家長參與,共同討論及制定教育政策。

 

周達榮 蔡柏熙

 

 

刊於2012年11月16日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