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策宜平衡各方面的發展
05/10/2012《星島日報》
蔡柏熙 朱兆麟
最近政府大力推動各項政策以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如早前公佈的「梁十招」、新界東北發展,以至剛提出修改啟德發展區規劃,希望盡快改善香港市民非常關注的住屋問題。原本解決住屋問題乃是「急市民所急」,應該廣受歡迎,但社會對這些政策的反對聲音卻此起彼落,市民對政府的低信任度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另一重要原因是政府推行政策時果斷但缺乏整體性規劃的處事手法,本文將以啟德發展為例集中討論後者。
自2004重新諮詢後,啟德發展區計劃經歷了三期諮詢,總結出現在的規劃大綱圖,均衡發展住宅、商業辦公室/酒店、體育和旅遊等項目。然而,政府上星期提出重新檢視啟德發展區計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檢視方向包括增加發展密度,改變規劃安排,並有可能擱置興建多用途體育館,以增加發展區內的住宅用地。此改變將會帶來兩個影響,第一,由於發展密度的提升,新建的樓宇有機會有「屏風樓」的問題,而發展區內的環境綠化亦將大受影響。第二,計劃的運動場及體育館落成後,會成為整個九龍的體育運動中心,向整個九龍區的居民提供更多優質的體育場地,並可透過舉辦更多體育盛事以推升體育風氣,但若這些體育場地被新規劃剔除,香港進一步的體育發展將深受打擊,雖然有建議指體育場地可遷至其他地方如大嶼山興建,但由於地點偏遠,如位於機場旁邊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其使用率必然會非常強差人意,體育館有很大機會成為另一個「大白象」工程。
土地規劃對城市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政府的角色不但是要考慮各方面的平衡發展,更要協調廣大市民的不同利益及意見,整合出周全的整套計劃。香港近年樓價及租金高企,一方面造成一般市民置業非常困難,另一方面造成了大大提升基層市民居住方面的開支,加劇貧窮問題。當然,政府有責任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增加住宅土地供應亦無可厚非,但同時必須平衡其他方面的發展,畢竟城市規劃的重要原則為支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而發展往往是多元而相互制衡,只有取得當中平衡才可以達致持續發展。因此,若政府認為啟德發展的原規劃對住宅土地方面的供應未符理想,而增加這方面土地需要犧牲其他方面的發展時,政府應該重新啟動整個規劃程序,將新的考慮及目標加入作規劃的評估原則,更要再次充分諮詢市民,整合各方的利益及意見,並不可以顧此失彼。
香港的社會問題如房屋、環境、貧窮問題等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上任至今,梁振英政府的施政比前數屆政府更果斷及大膽,但在缺乏長遠計劃方面卻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如果缺乏長遠計劃,果斷及效率的施政將會提高政策的風險,及提高政策調整的成本。社會樂意見到政府「急市民所急」,但同時亦希望政策能經全面整體的考慮,推動社會可持續及平衡的發展,而非胡亂的「急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