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起跑線」上的垃圾徵費

P201210180414_photo_104g4394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2013年10月發表《減廢收費•點計》(下稱《文件》)都市固體廢物按量收費文件,開宗明義說明垃圾徵費勢在必行,現階段是「讓我們找出一套能切合本港獨特情況的廢物收費方案」。筆者早於政府推出《香港資源循環籃圖2013-2022》(下稱《籃圖》)之前,已逐步提出本港的減廢政策存在重大的困局,包括香港本地缺乏循環再造的環保工業、廚餘回收原地踏步而被迫焚化或棄置堆填區、以及生產者責任制(當中包括污者自負原則)未能達到減廢目標,被批評為變相加稅。若果垃圾徵費不「同時地」開展解決上述三大困局的實際行動,只會成為站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永遠在準備和嘗試起步,終點變得遙不可及。

 

徵費方案的關節處

《文件》的封面插圖是「循環回收的天秤」上,用減少製造垃圾的方法去「多省錢」,以徵費作為減少家居和工商業製造廢物的誘因。從外地經驗垃圾徵費是可行並且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無論是《藍圖》還是《文件》都沒有交代徵費與循環回收的具體運作細節,只是列出同一時間推行的細範疇配合政策,缺乏根本性解決問題的政策思維。建築廢物和廚餘是本港都市固體廢物的兩大源頭,建築廢物徵費已實施多年,棄置量仍持續上升,當現行徵費未能遏止增加趨勢,政府可有對應的政策?例如實施限制令或大幅增加收費,令棄置成本遠高於循環再造的支出。廚餘問題更是不堪設想,本港唯一稍具規模位於九龍灣的廚餘處理中心,只是實驗性質的處理設施,每年處理約600噸廚餘,每天香港的廚餘量卻高達3600噸。政府準備對工商業和家居廢物徵費,實際上廚餘徵費佔頗大的比重,政府一方面以保護環境的名義徵費,一方面對廚餘回收採取消極態度,大嶼山的大型回收中心已因流標而延期,即使再等數年能投入運作,亦只能每天處理約五百噸廚餘,市民會質疑為何大部分廚餘要堆填或焚化。既然環境保護是「態度」的改變,當市民和業界需要為環境改變習慣,政府當局亦必須放棄以「堆填/焚化」為主要政策手段,因為「堆填/焚化」本質上就違反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距離可持續發展的終點更遠。

 

另一個政府必須向公眾明確交代的具體方案,是徵費的一分一毫,如何推動本港的環保事業。現時香港基本上沒有從事循環再造的環保工業,只有廢物收集和轉運業,98%的可循環廢物是運返内地處理,膠樽因回收價值低而被棄置堆填區。當然,市民很難認同以公帑資助純粹轉售圖利的回收業,但本港的土地和環保要求的成本增加,確實需要政府提供土地和啟動營運的資助,因此,政府在研究徵費方案時,必須同時訂立資助發展本土環保業的長遠政策和標準,締造公私兩利的環保事業。最後,本港不乏環境保護的法例,卻沒有建立完善的業界環保指標和評核制度,引入和參考外國經驗,訂立香港的標準已是迫在眉睫。

 

相比南韓、新加坡和台灣等地區,香港已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已享受了政策的成果,人均垃圾量在過去十年持續降低,反觀香港這些年都是停留在諮詢階段,任由各項環保數據不斷惡化。我們不能再站在起跑線上,只做準備起跑的動作,同時展開上述的工作,才有機會成功的「追落後」。

 

朱兆麟  郭芙蓉

 

刊於2013年10月19日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