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勢力的崛起與啟示

14/02/2016 《星島日報》

廖可兒 張進樂 朱兆麟

剛過去的台灣總統大選,不少人都把第二次政黨輪替解讀為了台灣人希望從錯誤中修正過來:以往投了給國民黨,卻換來服貿協議、「習馬會」等結果,故這次選舉痛定思痛,必須親手把國民黨淘汰。然而,親民黨宋楚瑜近13%的得票率,以及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成功進入議會,都顯示了是次選舉並不再是單純的國民黨與民進黨之爭。相較盼望蔡英文強勢執政,不少台灣民眾展現了即使冒著無功而回的風險,亦寄望第三勢力能乘勢而起,抗衡兩大黨的政治角力。

所謂的「第三勢力」,與香港現時部份政治組織所強調的「第三道路」不盡相同。在兩黨制的國家中,第三勢力是指兩大政黨以外的政治力量,但相關政治力量的立場並不等同於中間派,亦不等於溫和路線,更非坊間常說的「沉默大多數」。回望去年香港的區議會選舉,多位老將紛紛墮馬,傘兵異軍突起,老牌政黨優勢不再反成選戰中的負累。從結果而言,民眾(尤指年輕族群)對傳統政黨對壘,尤其「老人政治」的厭惡,乃港台政壇催生「第三勢力」的主因。

一個政治組織的成功,往往是由於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例如是領袖的個人魅力以及組織的道德感召力能夠引起群眾的共鳴。當人們對政府失去信心,社會步入陰霾時,一些具特破性,甚至顛覆性的主張和意念往往特別取得民心,被寄予能改變困局的希望。可是,不論政治立場為何,化即時的激情為選票,都只是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要發展成為一個甚具規模的政治組織,必需擴大組織架構。要廣納人才,同時維持內部的運作效率,層級化是無可避免的情況。組織因而變得理性化,架構失去原初的活力,各階層的溝通越變複雜、困難,難免出現政黨內新老成員意見不一的情況。為了延續組織的號召力,減低支持者的流失,組織不會輕易動搖原來的核心價值和目標,更替領袖亦可免則免,以致組織日漸保守、思想僵化,不能與時並進。此外,要長久於社會立足,與資本社會完全決裂是不可能的事。「道德光環」無法成為一個長久而穩定的收入來源,組織必需與社會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才能達到政治目的。結果,年輕一代對傳統政黨失去信心,寧願冒險寄望予第三力量,以求打破沉悶的政治僵局。

曾經何時,現在被唾棄的老牌政黨,也是當時得令的政治勢力。足見,新力量的崛起,是周而復始的常態。也代表群眾求變心切,渴望「新人仕」能為社會帶來新作風。所以,第三勢力的崛起,實屬意料之內,尤其在互聯網的世代,利用政黨作為聯合大多數群眾的想法已經不合時宜。當眾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當每一個想法都可以藉著在Facebook上成立專頁凝聚支持者,當再沒有單一政黨擁有一個可以滿足每一個人的政綱「Package」時,超越藍綠、跨越建制泛民的選戰即將成為主流。到時候,選戰的成敗或不再在乎政黨所屬陣營,更不在乎政黨過去十數年的「功績」,有否把握群眾的思緒,繼而利用互聯網動員群眾或成為今後選舉的根本。面對如此政治新常態,在此,除了奉勸港台各大政黨莫只著眼於第三勢力崛起分薄票源,而輕視互聯網上的選戰外,只能為一眾老牌政黨輕歎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