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大數據聆聽社群

19-03-2016 《星島日報》
劉美齡 張進樂 朱兆麟

最近接連有三名學生自殺身亡。總結過去二百多天,共有二十名學生因生活上的壓力而了結生命。香港作為全國發達的城市之一,經濟發展迅速,對外被稱為國際金融中心,對內被譽為東方之珠。去年,香港被英國生活時尚雜誌《Monocle》評為最宜居城市第十九位;但在香港人,尤其年輕一輩眼中,香港又是否如「理想」呢?

隨着接連發生學生輕生的個案,青年人的壓力備受關注。近年,社會熱衷於討論青年向上流動困難,大學畢業生因為學歷泡沫化,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今非昔比;中學或副學士畢業生又因學額不足,升學無望,只能在社會從事基層工作,向上流動幾近遙不可及。社會每每強調青年人是香港未來的棟梁,但當他們步入社會之中,社會賦予他們的角色又是甚麼?

年輕人在香港看不見未來,心存巨大的無力感,但社會一貫的論調只是:我當年走過的路更艱難,戰爭、饑荒等問題更可怕;年輕人經不起風浪,捱不得。的確,八九十後的年輕人未曾經歷過上一輩面臨的災難;但這是否代表年輕人就沒有權利表達不滿呢?面對全球化之下的環球競爭,香港與內地接軌的挑戰,年輕人所感受到的壓力上一輩亦未必能完全感受或想像得到。社會將年輕人送進學校,接受十數年的填鴨式教育,期望他們畢業以後就能具備一切職場技能。這種刻板的資源投放似乎已無法協助青年解決所面對的困境。

筆者並不是指年輕人在這些問題之上毫無責任;青年也須要檢討生活的態度與自身的付出。在物質相當富裕的香港,社會的確提供了資源給青年人。然而,年輕人在香港的聲音不時被標籤為不成熟、不願努力的藉口。青年與社會彷彿成為對立的兩群,互相對彼此失望。青年是社會的重要資產,是社會的未來;我們在批評他們的時候,可否嘗試聆聽一下他們的心聲?

「獅子山下」淪為緊箍咒
香港青年工作失敗之處,常被歸因於交流、發聲渠道不足所致。但當我們生活在大數據(Big Data)的年代,何不進一步考慮靈活運用社交媒體進行資訊收集,從而精確分析網路上不同青年人的看法,進行社群聆聽(Social Listening),嘗試去了解年輕人的內心想法,而非假借交流、溝通之名去否定年輕一輩的價值觀。通過社群聆聽後所獲得的數據,制定年輕人認同的青年工作方向,才是對社會未來棟梁的基本尊重。

目前,香港人年輕人生活在這片彈丸之地,面對生活上各種壓力,仍猶如啞口吃黃連般。曾幾何時,獅子山精神是鞭策香港人進步的名言;但時至今日,口號彷彿淪為一句緊箍咒,只是空洞地呼喊年輕人努力向上,卻無視其實質處境與困難,同時又把青年人的聲音包裝成無理的控訴,實在荒誕至極。也許,最需要着手行動的,不是單純呼籲青年人珍惜生命、努力工作,而是聆聽他們的困難和需要,讓他們直接告訴社會:「我需要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