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空間的迷思
20/07/2016《星島日報》
楊明欣 朱兆麟
一般香港市民認為公共空間主要內自郊野公園、休憩用地、花園、海旁等,可以讓不同階層人士不用付費情況下使用該空間就是公共空間。但不況再想深一層,那些休憩用地、花園、公園中其實佈滿了很多限制:不準踏單車、不允許放風箏、不可奔跑、請勿行走在草地上等警告字眼屢見不鮮,處處的限制不是跟真正的「公共空間」有所矛盾?何謂公共空間?筆者參考了大量國際例子和文獻,簡單來說,公共空間是個較為立體的概念,除了在被規劃的地方外,還要有資源流通性,如舉辦不同的活動或改善設施以使市民可以使用該空間,增進和提升社區內的交流性,互動性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公共空間。而要達到公共空間的重點就是每個人也有權利自由出入、該空間是要容易到達和辯認。
著重經濟發展 關注不足
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尺土、事事與金錢掛勾,政府賣地時連同一大部分公共空間出售而變成私人管理公共空間(private own public space),而公眾對私人管理公共空間,有很多大爭議。唯政府對於公共空間的關注極為少,雖近三年的施政報告有提及公共空間但實際上並無推出甚麼去大政策去改善這個大環境。
回顧歷年之施政報告,從1997年至2014年來所有施政報告內容,除了行人道和郊野公園外就幾乎沒有提過其他公共空間,直至2014年才開始提及公共街市,惟對整個香港的公共空間發展仍甚少關注。
可持續發展是必然之方向
社會一直對公共空間有很大需求,除了一式一樣的大商場,每逄星期六日或假期,基本上香港容易到達的公共空間都會擠滿人,如公園、沙灘、郊野公園中的燒烤爐完全供不應求,再加上星期天全香港的「姐姐」也一起放假,要找一個令人感覺放鬆一點的公共空間絕對有難度。再者,關注公共空間的民間團體/組織數目只得少數,影響力不大,政府最多只會「有限度參考」意見。在公共空間長期被莫視的情況下,香港如何找到新出路?
一個已發展的城市,除了要有良好的經濟體系,也要有環境和社會三者配合,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保持本港競爭力,「食老本」已經行不通,唯有改變才能進步,而做好公共空間這個工程正正可以提升整個香港環境,如配合綠色建、文化藝術策等去改善和拓展現有之公共空間;如此同時,又可增進社會發展,配合和滿足市民對公共空間所需,甚至可以跟旅客一同享受這些含本土色彩之公共空間。
未來香港公共空間發展方向,政府有需要立馬為香港公共空間作出更明確之定義並且定期更進社區各公共空間之應用;其次就是投入更多公共空間資源,發掘並加入本土特色又或者找尋一些綠色、藝術團體合作改善公共空間;再者,就是參考更多國際例子去研究拓展公共空間的可行性,引入本土公共空間。
現在,拓展和改善香港的公共空間是有迫切需要,除了可以滿足本地需要,間接亦可以提升文化交流的流動性 至可持續發展,何樂而不為?可持續發展已經是世界各地都致力追求達到的目標,香港不應在未來仍只著眼經濟而忽視市民所需要真正的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