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廚餘政策的反思
07/09/2013 《資本企業家》
朱兆麟
香港平均每天棄置多少廚餘?答案是超過3500噸──具體一點,就是比1萬隻大象還要重。這驚人的數字伴隨著迫在眉睫的堆田區飽和問題,總算喚起了政府和大眾對廚餘問題的關心,而政府近年亦確實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求亡羊補牢。可惜的是,有關政策往往偏重於「廚餘回收」而未能實踐「源頭減廢」──是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既未能拔起病根,療效自是事倍功半。
早於二零一零年,環保署已與工商業界開展「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協助培訓機構人員掌握良好的廚餘管理方法,並確確實實地從各機構回收廚餘至九龍灣的廚餘處理試驗設施進行循環再造。至本年初,已有超過90個位於不同地區的機構參與計劃,累計回收共約1100噸廚餘──雖然這還不及每天廚餘棄置量的三分之一,但仍反映了政府在發展「廚餘回收」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至於「源頭減廢」,政府雖把這四個字掛在嘴邊,卻一直「雷聲大,雨點小」,遲遲未有實質政策大力推動減廢,更惹來不少社論批評。事實上,這種「重回收、輕減廢」的政策方針根本難以根治香港的廢物問題。
正如地球之友等綠色團體所倡導,任何廢物管理架構都是以源頭減廢為先,重用、回收次之,最後才是焚化及棄置──廚餘管理亦不例外。「源頭減廢」之所以比「廚餘回收」優勝,原因有三。一者,「廚餘回收」並未改變社會的生活習性,社會成員一如以往地製造廚餘,甚至會隨回收系統日漸成熟而變本加厲;「源頭減廢」則是透過制度和文化的建立來改變社會成員的生活習性,從而減少廚餘製造量來根治廚餘問題。二者,「廚餘回收」系統需要大量經費以保持長期運作,甚至可能因變本加厲的廚餘製造而需要更多經費作進一步發展,長遠只會成為政府一大財政負擔;而「源頭減廢」的制度和文化一旦建立即可以較低成本維繫,長遠可減輕政府負擔。三者,不論回收多少廚餘,資源在回收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浪費,這減低了「廚餘回收」的減廢有效性;相對地,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透過設立「廚餘棄置收費制度」和大力宣揚「源頭減廢」訊息而有效地根治了廚餘問題,具體地證明了「源頭減廢」方針的有效性。
要有效地實踐廚餘「源頭減廢」,就必須準確地針對廚餘的「源頭」,包括餐飲業界、食物製造及分銷商,以至一般食物消費者。在餐飲業界、食物製造及分銷商方面,政府可提供務實的經濟誘因予商家,鼓勵他們採用更能減少廚餘的制度、技術和措施。根據企業在減少廚餘的成效,政府可提供不同的財政援助或稅務優惠予企業。此外,政府亦可於公共層面建立具公信力的認可制度,頒發證明或獎項予有效減低廚餘的企業,改善他們的公眾形象。至於一般食物消費者方面,政府則應大力宣揚「惜食減廢」的訊息,例如透過廣告宣傳和舉辦活動、比賽,務求營造出一個「減少廚餘是美德,浪費食物無陰德」的社會氣氛。這種社會氛圍既能創造道德誘因,引導市民自律減少廚餘;亦能透過標籤及獎勵計劃建立社會誘因,減少市民在公眾場所的食物浪費。
近來的「惜食香港運動」反映政府似乎終於意識到「廚餘回收」只能是中短期措施,更明白長遠來說只有「源頭減廢」才是解決香港廚餘問題的可持續辦法。衷心祈望這個「惜食香港運動」不再「雷聲大,雨點小」,也不是虎頭蛇尾之作,而是能真正營造出「惜食」的社會氣氛,救香港──我們的家於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