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政改的七一遊行
14/7/2015 《成報》
廖可兒 張進樂
剛過去的七一遊行人數只有四萬八千人,遠不及去年五十一萬人的十分之一。民陣召集人陳倩瑩坦言由於政改被推翻後,暫無具迫切性議題向政府施壓。而且雨傘運動過後,市民需要時間復原、反思,遊行人數比過往少亦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民陣的說法無法充分地解釋參與人數的銳減。加上,部份泛民長期支持者明言今年大遊行的議題甚多,主題不夠清晰,而當中修改基本法的副題,亦甚具爭議性,令人卻步。另一方面,經歷過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後,市民難免會對超級動員的社運產生疲態和無力感,亦有不少人對和理非非的抗爭模式感到失望,傾向支持更激進的手法。這一切都揭示著民主力量正在分裂。
民主力量的碎片化
後佔領時代的香港,步入了一個多元的政治環境。多元化的民主力量固然具備爆發力和未知性的優勝之處,有利於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然而,這種多元性並不標誌著對各種主義和理論的包容。相反,即使在同一個民主陣營,為了爭奪作為政治主體的合法性,各團體不但無法互相協調、統一步伐,更出現敵我矛盾、倒戈相向的情況。
雨傘運動後,傳統政黨已失去了民主運動的主導能力。運動孕育了不少政治新血,多個年輕的政治組織相繼誕生,並積極投入區選,希望打破多年來泛民和建制派拉鋸的政治疆局。由於同樣以民主為核心理念,縱使關注的議題不一,在選戰下,這些雨傘青年無疑只會分散民主陣營的選票,令民主派勝算降低。
近年,中央的越益介入和中港矛盾的深化,增強了地方認同,令本土勢力迅速蔓延和擴大,當中更不乏港獨的支持者。他們大多對議會政治失去信心,相較傾向於激進的抗爭模式,視溫和派為香港民主的背叛者。其激進的手法或會帶來鮮明的短暫成果,但過分的情緒化亦產生了大量無謂的爭鬥,敵意更從對立的敵人遷移到同盟身上。為了避免受到批鬥和攻擊,一股厭倦政治的社會暗流因而萌生。
分裂乃無濟於事 整合才能重新出發
雨傘運動無疑是一場押了重注的賭博。它的失敗不止於無法撼動中央的「8・31」框架,更揭示了權在中央的政治現實,更甚的是,它消耗了幾代港人對民主的希望。加上政改一役,不少香港人已從昔日的政治冷感、犬儒,變成對香港泛民主派徹夜失望。
社會運動是由希望與憤怒的信息交流下所組成的。若民主運動仍要繼續,該如何走下去、如何重燃港人對民主的希望才是民主陣營目前最刻不容緩的任務。可惜,觀乎現況,民主陣營顯然沒有發揮其多元性的優勢,只著眼於吸納自己的支持者,各自為政,令目標失焦。加上,激進團體不斷在陣營內外樹立敵人,使政治的討論空間變得狹窄,社會陷入一片謾罵之中。參與人數固然不能代表遊行的一切,但在包容和整合性極低的政治氛圍下,即使香港的政治文化空間有所擴大,民主運動難免不進反退。故此,如若需要重整香港泛民主派的力量,必先了解香港政治環境、掌握民意民情。否則,在沒有明確目標下盲目動員,不過是「為反而反」、「為遊行而遊行」,傷了社區的和諧亦耗盡了泛民支持者的心力,何苦呢?